“提起卫龙,我会想到辣条。反过来你提辣条,我会想到卫龙。”
大多数人对付辣条和卫龙的认知,都和消费者三函一样:产品和品牌的地位之间,能直接画上个约等号。
从小时候5毛一包的透明包装,到现在5块一包的白色袋子,都说“涨了价”的辣条没有灵魂。但问他们,这样往后还吃不吃?

回答一定是2018年网络最热的“真喷鼻香”。
微博上曾涌现过这样的说法:“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总值达到了历史新高400多亿元,但仍比不过河南一个省辣条的总产值”。这是辣条界津津乐道的一句话。
而卫龙辣条更厉害的是,把5毛党的买卖做到了年产值500亿的“辣条王国”,不但吸引了BBC、还俘获了普京。
大夏天里拿着辣条的小学生,在太阳底下被辣得汗流满面的情景,真的让人无法忘怀。一转眼,啃辣条的那群人都终年夜了。
2018年,业界不断传来风声:那个做辣条起身的卫龙,要上市了。
01
这个“做辣条的”有点会玩
卫龙的亲民,在于无论它在外让大家多骄傲,私下提起,都还是那个“做辣条的”。
但不得不说,这个“做辣条的”很会玩。
从起初模拟iPhone发布会,到后来直接推出蛇皮袋版零食包,卫龙的想法很大略:土到极致便是潮。
而卫龙的营销团队也和他们的“套路”一样,怎么想的,就怎么做了。重点是,消费者乐意买单。
当年,一则卫龙天猫旗舰店被黑的被强势刷屏,消费者看到店铺首页满是“凭什么不给我发货”,纷纭跑去“质问”客服,却被奉告是有人填写了“新疆沙漠第32棵白杨树”这种无法发货的地址。
再后来,卫龙澄清,这只是个营销……
一场玩笑就牵动开花费者把微博互动量抬到了17万,一举进入了微博实时热搜榜。就连当天的百度SEO中,卫龙的搜索量也达到了平时的3.4倍。
今年双11卫龙天猫店又换了种极简的设计风格,就有消费者跑去问客服:“你们的美工是不是大匆匆前跑路了?’”卫龙的电商策划总监无双见告「电商在线」,创意团队的KPI唯一标准只有两个字——有趣,而消费者的关注与反应,则是有趣的主要表示。
“天猫双11便是一个大家想买、以为便宜的韶光。我们的客单价并不高,以是消费者不会特地来抢购卫龙。”无双团队在接连毙掉十几个点子之后,认清了卫龙并不在大家抢购的第一梯队,干脆大胆当起了“暖心男配角。”
于是卫龙的天猫店铺页面,直接变成了“领券点这里”,乃至推出了不同价格的凑单方案。这种连带发卖的思路,直接让卫龙随着不少品牌“躺赢”双11。
不管卖的咋样,先玩起来的态度,让卫龙辣条“活”得很清闲,比较杜蕾斯的暗示性营销,它或大略粗暴或逗比搞笑,不须要抽丝剥茧的去剖析,一看就能了然,原来是这样啊。再横向比对同定位的休闲食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以IP形象展现不同,以逗比的办法存在我们的生活里,不断制造许多惊喜与惊吓,使得它的每次营销充满了话题性,可以引爆网络,让网友们自行传播,不仅效果突出,还节省了不少营销用度。
02
有故事的辣条,差点成了事件
当然,最令消费者挂怀的,还是卫龙的味道。
可这个“熟习的味道”,发展并非大家看到的一帆风顺。
卫龙辣条的三位创始人,都从小终年夜于在湖南平江。在1999年卫龙创始初期,平江籍的辣条经营者占到了全体市场的99%。那里的“酱干”,才是辣条真正的前身。
至于辣条的出身,带有强烈的有时性色彩。
1997年大豆涨价,从0.7元到1.5元的原材料价格涨幅,让大多数酱干企业都碰着了亏损。于是三位合资人从当时市情上最便宜的面粉出发,将酱干转型为了面筋熟食。
“经销商不断反响,小孩子们爱吃甜的。”合资人之一邱平开始在麻辣面筋中适量增加甜味。
麻辣加上甜味成了一项创举,面筋一下从小众的吃食,迅速成为在全国燎原的辣条。
邱平后来回想起当年的“新品”,“现在看是一个故事,在当时便是一个事件。”
没想到这话差点一语成谶,从2001年开始,辣条行业野蛮成长,生产技能和门槛的哀求不高,产品的价格低廉,催生一批小作坊,这些“游击队们”没有严格的生产标准,直接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卫龙和全体辣条行业一起,碰着了2005年的第一次全国“危急”。央视曝光平江县一家食品厂利用违禁添加剂后,全体面筋生产企业都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到了2007年,行业中又有企业因相同的缘故原由遭到举报,不仅让平江成为了国家质监总局的重点整治县,也让国家对熟食行业严格实行了管理制度——所有经加工的熟食食品必须经由QS认证。
“辣条的原材料是卫生纸、避孕套、地沟油”等说法,也是从这一期间传出的。行业的动荡,带来的是消费者对全体行业的不信赖。
刘卫平选择顶住压力,挺过2010年的市场供需严重不平衡,带着卫龙在2014年搬进了新厂房,让辣条开启了全自动化生产。
不过消费者的排斥并未减少,乃至卫龙也一度被曝出药监考验不合格。属于创新型产品的辣条,起初并没有直接对应的国家标准。而后卫龙回应的河南地方标准,也被责怪是缩在区域性政策的保护伞下。
刘卫平倒是正面回应,还约请了张全蛋将直播做进车间。《辣条是如何炼成的》直播高峰期,不雅观看达20万人。
无双认为,能够推动国家标准的不断完善,也是卫龙社会浸染的一大表示。如今稳坐行业的龙头地位,卫龙对行业伙伴的态度也保持开放。现在市情上除了传统印象中的“小作坊”,三只松鼠、百草味等品牌,也都推出了辣条产品。“只有大家共同参与,才能一起把市场的蛋糕做大。”
03
不断“被上市”,绕不开的痛点
但谈及上市的风声,各方对卫龙还存在不同的声音。
辣条一贯是处于“在食品安全边缘猖獗试探”的产品,消费者现在看到辣条,心中自然就会将它与“不康健”划等号,就算是一些喜好吃辣条的消费者,心中也依然认为这是不康健的食品,再喜好也要少吃。
电商策划总监无双表示,“辣味休闲零食”是卫龙食品的真正核心,卫龙的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和更新,正在发卖的辣条粽子、魔芋、豆皮、土豆片等,都是在卫龙营销起势之后,逐步增加的。
但这些产品有着同样的特点:味道重。产品的卖点与康健相抵牾,在日益养生的消费者面前,辣条还是没办法成为主流零食。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互换中央科学技能部主任阮光锋曾表示,辣条很难搭上康健的观点。在大众意识觉醒的大背景下,这可能会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一个隐患。
从电商平台的反响数据来看,卫龙70%的受众,都在24岁以下。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群体的有限消费力,客单价不高,消费受众都是没有经济独立的学生,该如何撑起百亿级的辣条市场。
和卫龙定位相仿的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就曾几度想要钻营上市,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成功。
后两者定位一贯在“发卖商”和“品牌商”之间摇摆不定,他们既有自己生产的食品,也有一些仅仅是贴牌的第三方生产的食品,无法彻底管控的生产流水线。而且现在零食界同质化十分严重,除了包装不太一样以外,内在都差不多,卫龙想上市成功,须要吸取前辈的教训。
据《国际金融报》宣布,2017年9月平平食品进行了工商变更,刘卫平和刘福平退出,漯河市卫龙商贸有限公司则持有平平食品100%股权。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卫龙商贸从投资人到公司类型和注书籍钱进行了多次工商变更。而今,卫龙商贸的控股股东和和食品由喷鼻香港企业和和国际奇迹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行业中不少声音认为,这样的动作,是卫龙在为上市做准备。与境内不少才去红筹上市办法的公司相似,卫龙的上市地点也被大家锁定在了喷鼻香港。可以说是与都因此“辣”起身的老干妈完备不同。虽然都已征战外洋,但一个“永不上市”,一个传言频发。
不过中国食品家当剖析师朱丹蓬曾在采访中表示,如今的卫龙仅仅依托银行贷款是不足的,而是须要成本市场的支撑。“传统企业想要突围,须要布局多品类、多品牌、多元化”。先前三只松鼠的IPO申请一波三折,也与企业内部的资金缺口有很大关系。
面对“被上市”节奏不断,卫龙未来能否在这条路上一帆风顺、真正成为上市品牌,还值得所有喜好它的消费者连续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