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仿冒正规网站”并非偶发事宜。新京报多方采访调查创造,因仿冒网站所需的技能门槛、本钱极低,大量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通过仿冒媒体、企奇迹单位或政府机构网站的办法,达到操控舆论,平息负面,发卖、认定假造证书,牟取经济利益的目的。
这背后,是一项成熟的“家当”:客户支付几百至几千元的用度,无需供应任何个人身份信息、无需备案,技能职员即可按照客户需求制作违规网站。随机联系到的一位网页开拓职员,半小时内就根据哀求完成了仿冒网站页面的设计,与原网站相似度近乎百分之百。
这些网站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有业内人士提醒,它可能导致财产丢失和个人信息透露;而且,如果高风险作业职员通过仿冒网站购买、查验假造的专业技能证书并上岗,会埋下重大事件隐患。此外,这类网站的专横獗也会给"大众带来困扰,危害媒体、政府的公信力。

多年来,我国干系部门一贯在打击仿冒网站乱象。但是,由于这类网站做事器常位于境外,且每每针对特定主体定向传播,暗藏性强,极易躲避监管。有专家建议,可以从搜索引擎的角度加大对官方网站的展示力度,挤压山寨网站的生存空间。干系部门也应遍及鉴别网站真伪知识,帮助网民免受蒙骗。
“公民网被‘套牌’”事宜已备案,政务网站成仿冒重点工具
近日,“女演员辛某称男星秦某曾多次劈腿”的引发关注。10月3日,一微博网友发布《低俗炒作博眼球,爆“瓜”文化不可取》文章链接,呼吁网友转发。文章页面显示,该文由“公民网社会法治频道”发布,内容直指女演员辛某“低俗炒作博眼球”。
因网页带有“公民网”标识,有网友将其解读为“公民网发文责怪辛某爆料低俗,并暗挺秦某”。
10月4日晚,公民网发布文章《假冒媒体,岂是儿戏?》,称公民网并未揭橥过网传文章,此乃彻里彻外的“套牌”戏法。所谓“society.people.com.cn.lblhky.com”的链接,根本不是公民网社会法治频道(society.people.com.cn)的网址。经警方调查,网传文章系不法职员假冒媒体名义杜撰并上传网络。目前,公安机关已备案侦查。
假冒公民网发文。 图源:“公民网评”微博截图
此类“套牌”新闻网站事宜并非个例。新京报查询创造,2024年8月,内蒙古乌海市网信办在巡查中创造,一域名为“wuhaixw.com”的网站在首页显著位置显示“乌海新闻网”的标识,并多次发布涉及乌海市干系负面信息和不实信息。经查,该网站并非由乌海市新闻媒体运营。
作甚“套牌网站”?长期致力于网络安全的专业人士、网络尖刀(互联网信息安全媒体)创始人曲子龙阐明,“套牌网站”也被称为仿冒网站,常日是利用与原网站高度相似的网页链接,“克隆”原网站的页面内容、功能,从而稠浊视听。
有业内人士透露,此类仿冒网站紧张在社交平台和即时通讯软件上进行传播,比如QQ群、微信群、朋友圈等。
根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央发布的《2020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当年我国共创造约20万个针对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同比增长约1.4倍。“就目前来看,电商及政务网站已经成了仿冒网站的‘重灾区’,尤其是带有查验证书功能的官方网站。”曲子龙说。
新京报创造,涉及就学、考试报名、就业、职称评审等民生领域的政务网站是仿冒的重点工具。如名为“廊坊市教诲信息网”“常州市教诲信息网”“玉林市教诲信息网”的网站,均为仿冒相应地市教诲局的不法网站,且主页面都具备证书查验功能。
在一个名为“湖北省人事人才做事网(hbribzgov.cn)”的网站中,其主页与同类政务网站主页高度相似,发布有大量湖北省人社政策的干系信息,更新韶光勾留在2023年2月。网页底部还带有“党政机关”标识,并具备职称查询功能。
点击底部的“党政机关”标识,创造无法查看该网站主理单位的名称、机构类型等信息,且页面底部无备案信息。在职称查询系统,输入多名具有职称职员的真实身份信息,却无法查询到干系职称。进一步查询创造,该网站做事器地址为新加坡。
仿冒网站具备证书“查验”功能。 图源:仿冒网站网页截图
10月12日,新京报联系到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一位事情职员表示,经查询,湖北省人社厅从未开设“湖北省人事人才做事网”。目前,干系部门已将该网站报由省委网信办调查处理。
仿冒网站最低只需几百元,效果近乎“以假乱真”
仿冒网站为何层出不穷?多名业内人士表示,搭建网站所需的技能门槛、本钱极低,是乱象频发的紧张缘故原由。
一名业内人士先容,搭建一个常规网站常日只需先租用或注册一个网址,常规网址的注册用度一样平常在每年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详细价格取决于域名和注册商的定价策略 。
注册之后,需再租用或购买一个做事器,用度常日在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详细定价取决于其性能、存储空间和带宽(单位韶光内能够传输的数据量)等。”该业内人士表示,准备好网址和做事器后,技能职员就可以对网站内容进行设计并搭建,“仿冒网站,基本上扒个源代码就能复制一个网站的主页面,可以说是基本没有门槛。”
按照规定,在海内运行网站、供应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做事,必须经由ICP备案。但不法分子为了规避干系部门的审核和监管,会特意将做事器设置在境外,绕开备案程序,私自上线运行违规网站。
10月10日,新京报在某社交平台搜索关键词“网站开拓”,创造多名用户曾发布信息称可供应网页开拓做事。随机联系到一名网站开拓职员,表明想仿制“中国人事考试网”,且希望该网站具备证书查验功能。
收到发送的原网站链接后,对方回答称,仿制该网站须要3到5天,仿冒网站的网址、主页及干系功能与原网站相似度可达到99%,“基本上便是1:1还原。”对方还透露,自己以前也做过用来查验证书的仿冒网站。
当讯问价格时,对方表示,常日在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用度紧张包含注册网址、购买做事器、网页功能搭设等,“详细价格紧张看仿冒网页功能搭设难度。最低收费600元,这种带查询证书功能的,售价1400元。”
随后,进一步讯问须要供应什么信息,对方称,必须供应个人身份信息才能完成网址注册和备案。当表示未便利供应时,对方改口:“也行,我们帮你办。”对方还透露,若网站无法正常备案,只要把做事器设在境外,网站就能正常运行。
对方提出可以分段付费,只需先交300元,半小时即可完成仿冒网站的整体设计,并供应3个备选域名。创造,比较于“中国人事考试网”网址www.cpta.com.cn,3个备选域名都是在“cpta”四个字母的根本上再加一个字母,只是添加的字母和位置不同。
“如果网页设计满意,再补交尾款1100元。”对方说,后续添加证书查询功能和页面优化,大概须要3天。在赞许后,不到半个小时,对方便发来仿冒网站链接,该网站主页与原网站主页完备同等。对方称,等查询功能上线后,只须要在后台上传“证书”信息,干系职员即可登录该网站,输入身份信息、进入查询系统,完成“证书”验证。
仿冒网站与原网站域名、主页高度相似。 图源:真假网站网页截图
此外,还在某电商平台上随机找到三家供应网页开拓设计做事的店铺,表明想要仿制政府机构官网及新闻媒体网站。个中一家店铺表示,制作此类仿冒网站收费3000元,“用度包括网站所有的掩护,网站与原网站相似度可达到95%,同样能实现查验证书的功能。”
讯问另一家店铺,能否完备复制某新闻媒体的logo(标志)及网站主页,对方表示该行为涉嫌侵权。当表示“价格好商量”,对方称:“可以做。”
仿冒网站危害大,管理有难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仿冒网站的危害性不可忽略。
这类网站已成为不法分子履行诱骗的主要渠道。在中心网信办举报中央2023年公布的一起案件中,不法分子冒用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名义,运营造孽网站,以高回报为诱饵,勾引网民注册账户,充值,购买理财产品,参与投资、融资项目等活动。在另一起案件中,不法分子通过架设网站,冒用复旦大学《新闻大学》期刊的名义公开征稿,利用部分作者急于揭橥论文的生理,骗取作者的论文稿件,随后收取审稿费、揭橥费、版面费等用度。
此外,仿冒网站也成了发卖伪劣商品乃至假证件中的一环。
2021年1月,江苏镇江警方创造,一售假嫌疑人委托他人搭建仿冒查询网站,当顾客买到赝品后,嫌疑人便勾引顾客通过该仿冒网站查验商品是否为正品。然而,顾客查到的信息都是嫌疑人提前为假冒伪劣产品“量身打造”的。
2023年2月,发生在北京的一起案例中,干系司法职员扫描工人白某某持有的“焊接特种作业证”上的二维码进行核验,结果跳转到一个与应急管理部官网高度相似的仿冒网站。经调查,犯罪嫌疑人建立仿冒政府查询网站,然后发展多名代理职员,通过社交平台向他人售卖假证。仿冒网站后台数据显示,超50万人关注该网站,超1.9万人购买了假造的证件。
一名从事特种作业证培训的事情职员见告新京报,曾有多逻辑学员向他反响,在网上买到了假证。“我扫描这些学员购买的‘特种作业证’上的二维码,验证界面跳转到他们(售假证职员)自己制作的虚假网站上了。”这名事情职员还透露,此类网站迭代速率非常快,“隔一个月、乃至几周,网站就打不开了。”
今年5月,应急管理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到了不法分子假冒政府网站售卖假证的危害:“(这)导致不具备基本安全技能职员从事高风险作业或管理活动,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埋下重大事件隐患,严重扰乱正常安全生产秩序。”
此外,这类网站还可能导致经济丢失和个人信息透露。曲子龙先容,常见情形是,不法分子通过仿冒银行网站或其他有名机构网站,发送大量欺骗性邮件,领导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信用卡信息、身份证信息等,以此盗取用户的 银行账号、 密码等私密信息。
因此,对付仿冒网站,我国已经持续管理多年。
早在十年前,全国党政机关和奇迹单位网站就统一挂上了“防伪标识”。这种标识呈盾牌状,分成赤色的“党政机关”和蓝色的“奇迹单位”两种。点击该标识,可以看到经机构体例部门审核确认的该网站主理单位的名称、机构类型、地址、职能等信息。在此后一年的韶光里,一批山寨网站“现形”,全国共创造各种政务网站被仿冒问题2.9万余起。
今年8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在接管媒体采访时提到,近年来,干系部门和地方对仿冒政府网站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创造、筛查困难,网站更新迭代快,多数仿冒网站(做事器)处于境外、躲避监管,监管司法系统编制分散等缘故原由,这一乱象仍屡禁不止。
“多数仿冒政府网站并不会进行大规模宣扬,而是向特定主体定向传播,暗藏性强,实践中除诱骗环境外,当事人较少进行举报,监管部门全网络范围主动筛查存在困难,纵然创造疑似仿冒网站,进行数据筛查和人工审核也存在较高本钱和难度。”马一德说。
针对管理仿冒政府网站过程中碰着的问题,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干系机构要发挥技能上风,进行日常巡查,一旦创造疑似仿冒网站,及时通报被仿冒主体、进行确认,末了由工信部门、公安部门等进行处置,尤其对付违法犯罪线索,要及时移送公安部门处理,集中打击背后黑灰家当链。
马一德还提到,可以从搜索引擎的角度加大对官方、威信信息的展示推动力度,对付疑似仿冒网站做分类提醒。干系部门也可以借助各种宣扬平台,遍及鉴别网站真伪知识,也可建立全国统一的党政机关门户网站入口,便于群众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信息做事。
那么,公众应如何辨别仿冒网站?中心网信办举报中央提示,首先可通过域名网址识别。官方网站一样平常会采取汉语拼音、英文缩写或者官方做事电话作为域名网址,而不法分子每每会利用无意义的字符,或者将某些字母“偷梁换柱”,比如,将数字“0”改成字母“o”,数字“1”改成字母“i”等。
此外,正规网站页面最下方有备案信息,公众可以到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对其进行查询。但是,有些虚假网站会借用真实的备案信息来欺骗网民,因此,在查询时,"大众牢记要核对域名地址与备案信息是否同等。
仿冒网站涉嫌违法,或将承担刑事任务
仿冒网站的行为是否违法?
陕西恒达状师事务所高等合资人赵良善先容,仿冒网站可能陵犯他人网站的牌号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干系职员须要承担停滞侵权、赔罪道歉、赔偿丢失等法律任务。
以“公民网被‘套牌’”事宜为例,赵良善剖析,从民事任务来看,涉案职员仿冒公民网并发布虚假文章,涉嫌陵犯媒体的牌号权、名称权。同时,这也陵犯了媒体的商业信誉,易对媒体造成负面社会评价,“让人误认为背后存在某种关系运作甚至金钱交易,引发人们对媒体的信赖危急。”若仿冒行为给媒体造成了实际的经济丢失或名誉危害,涉案职员须要承担民事赔偿任务。
从行政任务来看,涉案职员通过仿冒媒体,利用舆论传播谣言,误导"大众,属于利用媒体有名度和公信力传播散布虚假,扰乱公共秩序。按照《治安管理惩罚法》第25条规定,可处以拘留、罚款等惩罚。
此外,仿冒媒体或将承担刑事任务。“公民网属于威信官方媒体,假造公民网文章本色是假冒官方媒体进行招摇撞骗。”赵良善说,编造虚假新闻利用粉丝群体进行大面积传播,属于捏造事实、造谣传谣的诋毁行为,涉嫌诋毁罪。
这一行为也涉嫌寻衅滋事罪。根据“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履行诋毁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多少问题的阐明》,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职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生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惩罚。
“如果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危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荣誉,给他人造成重大丢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还涉嫌构成危害商业信誉、商品荣誉罪。”赵良善说。
此外,他提到,在中心网信办举报中央此前公布的多起“仿冒网站履行诱骗”类案件中,涉案职员既存在仿冒网站的行为,又有诱骗的行为。如果涉案职员为诱骗做了预备事情,即先仿冒网站,尚未履行诱骗时,仅构成造孽利用信息网络罪,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惩罚金。
“两高”《关于办理造孽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多少问题的阐明》,针对造孽利用信息网络设置了比较低的定罪门槛。《阐明》明确指出,假冒国家机关、金融机构名义,设立用于履行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设立一个,就构成犯罪。
赵良善表示,如果为了诱骗而仿冒网站,并且履行诱骗既遂的,涉案职员既构成造孽利用信息网络罪,又构成诱骗罪。当两罪并存时,根据《刑法》,依照惩罚较重的规定定罪惩罚。
针对仿冒政府网站且制售虚假证书的,赵良善指出,涉案职员仿冒网站的行为构成造孽利用信息网络罪,假造证书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第280条规定,即涉嫌假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的公函、证件、印章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牵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惩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惩罚金。同样,当两罪并存时,依照惩罚较重的规定定罪惩罚。
新京报 熊丽欣
编辑 彭冲 校正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