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重镇”标签下的吕梁全境属于黄河流域,其水环境质量并不理想。2021年,吕梁市在国家地表水考察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中排名倒数第2位。
转变发生在不久后,2022年吕梁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改进排名全国第一,2023年改进排名全国第三。
吕梁如何成为治水“进步生”,“治水经”包含了哪些可复制和推广的履历?

“一市一策”驻点科技帮扶,助力水环境保护和管理651个入河排污口。
吕梁入河排污口数量浩瀚,其排查核验事情非常繁芜,舆图上这些密密麻麻的排污口,曾令高建峰“头大”。2022年,他被任命为吕梁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综合行政司法队队长。
治水先“堵漏”。高建峰将目光放在了科技赋能上,决心打造一支当代化生态环境司法军队。
无人机、采样设备、流量计等1259台标配设备,热成像夜视仪、红外热成像气体泄露检测仪等227台选配设备。
短短几年内,吕梁下达专项资金共计6100余万元,全市13个生态环境司法机构全部配备了这些设备仪器。
设备仪器有了,技能帮扶的“能工巧匠”来了。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魏健博士已经记不得是第几次来到文峪河(汾河支流)了。2023年,生态环境部启动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他作为吕梁市“一市一策”驻点科技帮扶事情组(以下简称吕梁驻点事情组)卖力人,开始与吕梁境内大大小小的河流打交道。
吕梁市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9条,共涉及25个考察断面。流域面历年夜、断面数量多、污染成因繁芜,这给驻点科技帮扶事情提出了更高的哀求。
个中,汛期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暗藏性、随机性等特点,其监测点位难以布设,污染程度更不易量化。
从事水环境管理事情多年,魏健心里非常清楚,对付吕梁来说,河流汛期污染便是制约其水环境质量改进的关键问题。
“预报显示两小时后有中雨,大家抓紧韶光准备采样,对降雨前后的水样进行剖析。”2023年暑期,吕梁驻点事情组技能职员在三川河紧锣密鼓地开展一次范例强降雨全过程的样品采集和剖析事情。
之后,“驻下去,帮到底”成了魏健和同事们最主要的事情任务。
星夜兼程进行降雨全过程采样是汛期的家常便饭,通过指纹数据库快速比拟找到污染源头更是技能活。
魏健的目标哀求则更为严格,他要在降雨过程中就剖析出污染的紧张缘故原由,并及时完成源头的排查和处理。
通过对汛期范例降雨全时段水质监测剖析,结合荧光光谱指纹溯源等技能手段,吕梁驻点事情组对全市5个范例断面的汛期污染特色进行了深入解析,帮忙吕梁市生态环境局制订了针对性的污染防控方法,有效提升了汛期污染防治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捉住了“牛鼻子”,治水效果急速显现出来。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3年1-12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中,吕梁市以13.46%的改进幅度位列全国地级市地表水考察断面水环境质量改进排名第3位。
补短板、强弱项,履行“一泓净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
吕梁缺水,人均水资源量不到全国的1/5。曾由于水资源科学配置滞后、刚性约束不敷、重点领域节水不力等问题,被列为中心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
既是缺水地区、又是能源重镇,焦化、煤电等工业企业都是用水大户。怎么办?
吕梁将目光放在了再生水回用,提高中水利用率。
吕梁市所属县级市孝义市对再生水回用哀求非常严格:必须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
在孝义市政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经由十几道工序处理后成为中水,然后通过管网运送到当地煤焦企业作为工业用水利用,实现中水100%回用。
不仅如此,污水处理厂还将黑臭水体管理与污水处理相结合。
一来一回间,不仅改进了孝义城市污水处理现状,还从源头上降落了河流受污染风险。
在吕梁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蔡玉洁眼中,这是一件三方共赢的大事。
——孝义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投运,对付办理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敷、保障文峪河水质达标起到了关键浸染。
——对付急需用水的工业企业来说,用水难题得到了极大缓解,企业抽取地下水资源水量也随之减少。
——对付孝义市政污水处理厂来说,再生水厂投运后产生的年收益达2000余万元,得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随着这一关键环节的打通,吕梁把废水“吃干榨尽”,让再生水成为城市“第二水源”。
凭借污水资源化循环利用的良好实践,吕梁市入选了国家第二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作为山西省这次唯一入选的城市,吕梁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
2023年3月,山西公布了《“一泓净水入黄河”工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履行十大培植工程,到2025年,基本实现汾河流域“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目标。
《方案》一经发布,吕梁将其视为治水兴水“路线图”,捉住机遇、急速行动起来,谋划履行本市“一泓净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
在高建峰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刚刚更新完成的吕梁市“一泓净水入黄河”工程分布图。
覆盖黄河流域和汾河流域9条河流和14个国控断面……高建峰对这36个工程如数家珍。
在工程详细推进过程中,吕梁并没有贪大求全,而是抽调专人成立了事情专班,专班办公室就设在吕梁市生态环境局。
专班通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科学研判,对条件不成熟、对水质改进没有直接关系的部分工程项目进行了优化调度。
在确定了14个确保水质提升骨干工程项目后,吕梁举全市之力重点盯办、精准推动。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扛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任务,吕梁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布告张小武、市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讨室和驻局纪检组紧张卖力人,多次深入“一泓净水入黄河”生态保护重点工程现场开展专项督查。
目前,36个工程已经履行完成12个,估量今年年底完成一半工程。
截至2023年底,吕梁市平川四县市新增完成城镇雨污分流管网改造90余公里,新增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22800立方米/日;完成管理河道约56公里,培植堤防工程30公里……
蔡玉洁将这些改变归功于吕梁对改进水环境质量的不懈追求,她认为,这些工程减少了入河污染负荷,缓解了流域水资源短缺,促进了水生态系统规复,助推吕梁实现“水质好起来、水量丰起来、风光美起来”的目标。
“环保管家+专家帮扶”,提升流域精准管控水平
这两年,通过再生水试点培植以及“一泓净水入黄河”工程的陆续履行,吕梁水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改进。
2022年吕梁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改进排名全国第一;2023年,其市域内9条河流15个国考断面历史性全部达到优秀水质。
但长期以来,吕梁境内几个国考断面受上游来水和面源污染等影响,其水质不能稳定达标。
这让吕梁市生态环境局孝义分局局长杨惠森犯了难,“保障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彻底查清流域污染来源。”
这时一个动机从杨惠森脑海闪过——为何不探求一批环保管家进行全时段做事,再加上驻点帮扶专家的科技赋能,来提升流域水环境的精准管护?
“创造水质氨氮浓度非常升高,请迅速派人到现场处置。”2023年11月,一场水质保卫战悄然打响。
当时,环保管家事情职员在例行巡河检讨和水质采样剖析过程中,创造某点位水质氨氮浓度非常升高,随即开展复测和加密采样剖析并上报孝义生态环境分局。
根据加密检测结果,事情职员在上游创造一处排污口有绿色不明液体渗漏流出,现场水质剖析结果显示污染物紧张是氨氮,其浓度高达2000-3000毫克/升,一旦直接入河将会对下贱南姚国控断面水质产生严重影响。
立即开展应急处置!
在孝义市政府的组织下,环保、住建、城管等部门迅速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第一韶光采纳方法封堵泄露污水,并紧急约请吕梁驻点事情组专家到现场辅导事情。
完成污水水质身分剖析、开展污染溯源排查、提出应急处理处置的技能方案……终极,在多方合营下,成功实现了泄露污水的妥善处置,保障了下贱国控断面的水质稳定。
随着这一突发事宜的妥善处置,更加武断了吕梁履行“环保管家+专家帮扶”管理模式的信心。
从2023年6月开始,环保管家团队对孝义市境内紧张河流水系以及排污口开展全天候不间断的巡查管护,并且配备巡查车、无人机等装备,尤其是加强汛期全河段的定期巡查,确保汛期时创造污染点位进行及时通报和处理。
努力终有回报。以南姚断面为例,2023年6—12月,南姚断面水质达地表水Ⅲ标准的天数为168天,较同期提升了31天,实现了水质改进的历史性打破。
如今的吕梁,提前两年实现“一泓净水入黄河”。吕梁市创新采取的”驻点科技帮扶+环保管家+环境管理”多保险联动办法,实现了地区环境管理的“人工巡查+科技溯源+政府保障”,干系理念及履历也为地方治水事情供应了新思路。
成绩属于过往,目前吕梁市仍面临水生态系统跨区域本地状况不清、部分河流汛期污染强度大、环境监管信息化能力不敷等现实问题。
着眼未来,吕梁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布告张小武表示,将抢抓黄河流域国家重大计策机遇,持续在全力“保”、系统“治”、高效“管”上精准发力,加强黄河流域(吕梁段)水生态调查与评估、重点流域汛期针对性管理策略集成、生态环境“数智”监管等方面事情,推进黄河重大国家计策在吕梁落地落实,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