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光明日报》公布了由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1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揭晓了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名单、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千强镇等一众榜单。
此项研究成果显示,综合实力指数指标体系立足践行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哀求,从当代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改进、生态环境培植、城乡领悟发展、创新驱动引领和当代管理效率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据先容,在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新郑排名第38位,居河南之首。我省巩义市、荥阳市、禹州市、永城市、长葛市、长垣市也入列个中,分列第52、56、72、76、88、93位。在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中,新郑排名第44,处于河南首位;在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中,新郑排名第71。新郑市龙湖镇为河南唯一全国百强镇,位居全国第40名。

近年来,新郑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家当升级迈出新步伐、城乡培植展现新面貌、改革创新取得新打破、生态环境抖擞新魅力、民生福祉实现新改进。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新郑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8.6亿元;地方财政一样平常公共预算收人82.6亿元,总量连续5年排名全省县(市)第一;城镇和屯子居和颜悦色均可支配收人分别达到36711元和24819元,常住人口117.2万人,是郑州地区唯一一个人口破百万的县(市),也是全省拥有市场主体、大中专院校、进驻银行最多的县级市。
县域强则省域强,培植当代化河南必须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把河南高质量发展的“底板”抬升、“底盘”做大。夯实县域经济“基石”,新郑着力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出发点、核心位置,大力推动家当转型升级,把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已构建起以电子信息、康健食品、高端商贸物流等为主,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高端文旅等新兴家当加速崛起的“三主三新”当代家当体系。“十四五”期间力争再招引500-1000家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为全省稳步推进“上风再造”“换道领跑”等计策目标贡献力量。
“韶光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新郑市委布告马志峰表示,未来,想要实现高质量跨加倍展,就要有在中原大地起高峰、出重彩的勇气,以超前眼力、计策思维、过硬举措,提高标准、拉高标杆,对标海内前辈县市,大力履行强化党建引领、城乡培植管理提质、家当升级提速、文化特色彰显、生态环境改进、人才军队培植、管理能力提升、营商环境优化、民生福祉匆匆进“九项工程”,努力在郑州、全省乃至更大范围争创一流、争当示范,加快推进全国一流中小城市当代化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