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历史底蕴来看,为什么河南省会不选洛阳而选郑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城市的变迁也是如此,从近代城市的兴衰史来看,交通及区位是决定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最早靠水运,以后是公路、铁路,将来无疑是航空。因此虽然郑州在历史上不如洛阳显赫。但目前郑州的区位及交通优势还是大于洛阳的。
说到洛阳,别忘了还有一个老城开封,还是在两个城市中间的郑州当省会好。从整个国家的地缘位置看洛阳好。但具体到整个河南省还是郑州住置好。这些年的发展也证明当时选择的正确性。随着国家发展,洛阳并不是没有再当首都的可能。中原人民到那时会把洛阳奉献给每个中国人。
所提问题应从国家层面上看,根据国家规化,郑州战略地位太突出,不然国家也不会把它建为河南新省会。首先郑州是全国陆路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河南中心地带,新型发展城市,地理优势突出,物产丰富,历史同样悠久,平原便于发展,地势不错,不论国防民生经济人文军事发展全方位衡量,选郑州体现中央英明有远见。况且当时开封作为省会没有摆脱自然灾害,城市破败,人员成份等因素的束缚,洛阳虽然不错,但位置有点偏西,四周山峦叠嶂,发展前景不如郑州。选择郑州就是在空白的纸上好写好画最美的图画画卷,实践证明国家决策英明。现在大郑州已经是新一线城市,国家优先发展城市,试点城市,更是新型国际化大都市,虽然当下还有许多不足,随着国家和河南的发展,形势的好转,发展前途不可限量。不论从历史上和现实中选择郑州是必然,实际上也是不二选择,是正确的。本回答时间仓促,没有准备,答案也不太全面,如有冒犯洛阳开封之嫌不许骂人拍砖,难免有错不妥之处,多谅解一下。

省会和历史底蕴没有关系,郑州被看中的主要还是从地理位置以及交通角度考虑。但是要知道洛阳为什么没成为省会,首先要知道为什么河南当初要变更省会。
由于当时变更省会已经充分考虑到铁路纵横网络几个枢纽点,而河南地处中原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必须有一个城市担任起枢纽作用,而开封当省会时市区还没有铁路,反观郑州这个小城却是陇海和京汉铁路的交汇处,铁路要比省会更早一步选择郑州,主要就是担忧开封水患,这才是开封丢掉省会的主因。自南宋至解放初期,开封共发生过338次决溢,开封城15次被洪水围困,旁边的郑州则因周围山势对黄河河道形成约束,即使黄河发生洪水也无法对郑州市区形成威胁。所以首先是开封已经不适合当省会,其次才是郑州的铁路枢纽地位成就了省会之职。
不过1954年郑州成为省会前夕,还只是一个面积2.4公里、人口十几万的小城。而当时的洛阳在民国时期还做过行都,又有千年帝都之底蕴,实力远在郑州之上,却压根没有成为省会竞争者。这原因还是跟地理位置以及铁路有关,洛阳周边群山环绕,地理结构复杂,而郑州主城几乎已经是一马平川的地势,何况地理位置介于洛阳与开封两个名城之间,位置、地势、交通都有优势。开封当初成为省会是因为水路之便,郑州成为省会则是因为铁路之便,所以洛阳两次省会之争都是输给了交通。
郑州原本只是开封辖属一县,能有如今成就可以说全都是铁路带来的,因铁路枢纽地位而夺走开封省会,又因为铁路规模升级而升级了省会地位,如今郑州已经是国家级铁路枢纽,和武汉、南京同级别的路网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