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理解,这次城区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以新发展理念为辅导,通过对城区创新环境、做事、主体、成效等城区创新要素进行系统评估,遵照科学、客不雅观、可操作、可比拟的基本原则,从创新生态、创新动力、创新主体、创新成果四个维度构建了城区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百强区评价结果显示,创新强区在中国深入履行创新驱动计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一年来,大学之城洪山知重负重,加压奋进,转型发展态势更加明显,稳住了千亿以上经济总量,创新动能持续呈现,加快培植高品质大学之城和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区迈出坚实一步。
本日的洪山,充满活力、更具动力、彰显魅力。经济运行回升向好,产城领悟成效明显,新兴家当“增量换乘”,传统家当“存量焕新”,转型发展态势更加明显。完成区域技能条约成交额107亿元,高新技能企业总数打破1300家,创新上风加速形成,为转型发展增长强劲新动能。新增市场主体4.6万户、总量打破20万户。

谋划创新,家当蝶变开释新质生产力
让家当“垂直成长”,从存量中探求发展增量,位于洪山经济开拓区的北港工业园已先行先试。以洪山区实行“工业上楼”的首个试点项目——天辉家当园升级改造为引领,北港工业园发展驶入快车道——环绕家当链支配创新链、环绕创新链布局家当链,在科教资源丰富的洪山区,以高校为圆点,在其辐射半径内,高新技能企业相继扎根、壮大。
湖北华商农业科技孵化器,附近华中农业大学,在农业氛围中“孕育而生”,为入驻孵化器的农企发展百口当链供应纾困“锦囊”,全生命周期呵护企业“茁壮发展”;在马应龙药业集团厂区,中药家当走向智能化生产,获批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今年1月,浙江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华中总部签约落户洪山……科技创新的变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增量,为洪山区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深化领悟,创新经济携同频共振
玻璃房、科技感,一条鲁磨路连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中国地质大学宝谷创新创业中央。楼放学技能,楼上拓市场。与高校没有“围墙”的双创中央,作为洪山区推进“武汉·中国宝谷”品牌培植的标志性项目,如今正时候澎湃着创新动能。
2023年,洪山区深入履行“大学+”发展计策,多维度深层次推进大学校区、家当园区、城市社区“三区”领悟,将人才上风、科教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引擎。体例出台创新街区(园区、楼宇)培植三年方案,新增创新街区(园区、楼宇)面积8万平方米;武汉理工大学孵化楼二期建成投用、三期开始招商,60余家企业机构入驻孵化楼二期;武汉校友经济大厦揭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宝谷创新创业中央正式运营;烽火创新谷、武汉创意天地获评市级创新园区……今年来,洪山区持续推动区校协同创新,努力拆除产、城、校之间的“无形之墙”,推动环大学创新经济带成势见效,实现创新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
聚力招商,优质资源汇聚洪山
20万户,这是洪山区2023年市场主体的总量。当年,全区新增市场主体4.6万户。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的背后,是洪山区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100%政务事变“一窗通办”,94.6%做事事变“全程网办”,120类高频证照全部“免提交”;创新推出14个“证照变更一次办”事变,“‘1+N’一站式注销做事改革”入选2023年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事变;发放武汉市首例商住项目“开工一张证”,“多证同发”成常态,“承诺可开工”项目审批总量全市第一……
持续优化的发展环境、丰富的科创资源、强大的创新能力,虹吸创投成本等发展要素汇聚大学之城,整年新增落户8家创投契构和24支家当基金,新增基金注册规模超300亿元;“洪山母基金”注册成立,总规模50亿元;区级勾引基金增资1亿元,新增核准子基金5只,总规模达到127亿元;整年签约落地招商引资项目28个,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6个。2024年一季度,湖北招赢智能网联汽车创业投资基金、信科天使基金在洪山区揭牌,总规模达12亿元。
如今的北港工业园施工现场,升降机来回作业,工程车辆往来穿梭,一派劳碌景象。十多公里外的青菱生态科技新城、福泰电力家当园等多个家当项目加快推进,培植现场日月牙异。着眼2024,洪山区全力奋战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以“拼”的意识、“抢”的状态、“实”的作风,踏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当代化家当体系,为整年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聚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