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这是一则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长的文章,毕竟是 “那个” 人人皆知的任天堂,但是请放心,看完之后,你会对这个名满全球的游戏厂牌有更全面的了解...
"For Young Players, Classic Games Are Brand New. For Older Players, They Bring Back Memories and Make You Feel Good." — 岩田聪

简单一个 “变” 字,就可以用来形容任天堂(Nintendo)。我们都知道任天堂是一间来自日本的电子游戏公司,但若然再翻查历史资料,很难想象业务竟然从纸牌制作开始,再由本来的家庭生意交由外人接手,透过不断改变与尝试寻找生存空间。
与此同时,他们也不会盲目地向前发展,还懂得尊重、善用不断累积得来的经验与价值观,并在众多竞争对手下另辟途径,逐步成就今天影响着全球电玩界的国际企业。任天堂已在 3 月 3 日推出新一代家用游戏机 Nintendo Switch,在新主机尚未到货的这段日子,让我们以更深入的角度认识这个新旧兼备的品牌,首先要说的当然就是 Switch 啦。
NINTENDO SWITCH
睽违六年,任天堂终于回归家用游戏机市场。2015 年以开发代号 “Nintendo NX” 初回公布, 到 16 年 10 月正式定名 “Nintendo Switch(NS)” 。正当 Sony 与 Microsoft 分别推出以 4K 画质为卖点的 PlayStation 4 Pro 及 XBOX One S,任天堂贯彻其自成一格、乐趣先行的作风,实现家用与手提无缝互动的电玩体验。
NS 主要由 6.2 寸 HD 触控屏幕主机、支持 Full HD 60fps 影像输出和 5.1 声道的底座,以及 Joy-Con 手把三部份组成,同时具备三个游玩模式:屏幕插回底座再经 HDMI 输出至电视游玩的 “TV 模式” ;把手把安装在屏幕,变成手提机继续游戏进度的 “手提模式” ;以及将手把一分为二,方便与最多八位朋友外出游玩的 “桌上模式” 。
此外新机也支持在线功能,但同时将会推出类似 PlayStation Network、XBOX Live 的月费计划,要登入后才可和其他玩家对战、聊天,甚至重温红白机、超任等经典作品;也不像昔日主机般设有锁区限制,换言之所有国家版本的 NS 都能对应日、美版游戏软件,或许任天堂最终目的就是鼓励我们回归传统,多约朋友面对面一齐玩吧!
作品方面,任天堂先安排早已亮相的 RPG 大作《The Legend Of Zelda:Breath Of The Wild》、双人体感操作《1-2-Switch》、将被中文化的《Super Bomberman R》为 NS 打响头炮,随后还有《Just Dance 2017》、《Arms》、《Splatoon2》、《Xenoblade Chronicles 2》、《Ultra Streetfighter II:The Final Challenge》,以及 “任天堂一哥 “ Mario 的《Mario Kart 8 Deluxe》、《Supermario Odyssey》延续气势,全面照顾不同种类的玩家。
INSPIRATION OF SWITCH
对于 NS 的设计与功能,大家也有一定认识,其实只要熟悉任天堂历史或细心一点,就很容易发现当中不少元素皆带有历代主机的影子,这点不但证明任天堂的创意超越时代限制,也善于融合固有技术,从而产生更多可能性。
FAMICOM(1983)
两枚小巧手把放在主机左右两旁,无论刻意或巧合,总觉得是向第一代主机 Nintendo Familycomputer(Famicom,俗称红白机)致敬。当初 Famicom 的主要概念不是以高科技作卖点,而是定价要比竞争对手便宜,以及在一年内不能被对手超越的前题下制作,所以画面不能用华丽见称,但硬件操作及游戏题材之广却是前所未见!值得一提,手掣具备方形按钮的红白机属最早期型号,但由于容易损坏,推出后不到半年便要全数回收。
N64(1996)
任天堂前社长山内溥曾扬言 CD-Rom 不会成为主流的游戏载体,所以当竞争对手 PlayStation、Sega Saturn 已自行开发光盘制式,Nintendo 64(N64)继续采用游戏带。游戏带的内存始终有限,未能储存大量内容;再者制作成本也比 CD-Rom 高,导致任天堂流失不少第三方游戏厂的支持,其中 SquareSoft 的《Final Fantasy VII》移植到 PS 就是最好例子,也导致后继机 Gamecube、Wii、Wii U 转用光盘,不过来到 NS 最终还是转回类似 3DS 的游戏带卡。不难理解,因为任天堂从不以画质为主,所以并没有跟从 PlayStation 4、XBOX One 采取 Blu-Ray 制式;其次还需顾及 NS 的便携性,总不能在屏幕主机加设光驱吧。
GAMECUBE(2001)
NS 另一个重要卖点,就是可将主机带到户外地方游玩,而便携性的概念其实可追溯至 Gamecube:四方盒子背部加入手把设计,虽然未能做到边走边玩,但至少可以轻松将主机搬到朋友家吧!手提机联机功能也是一大突破,玩家可经 Gameboy Advance 的屏幕和按钮直接游玩 Gamecube 游戏,情况与 Wii U 有点相似。它更是任天堂首部支持光盘制式的家用机,图像质素当然有大幅度提升,不过比较对手 PlayStation 2 和 XBOX 可以播放 DVD 影碟,用途上又显得有点失色。
Wii(2006)
在一月中的发布会,任天堂透露了 Joy-Con 手把支持体感操作,唤起当年我们对 Wii 的好奇与赞叹。正如最初的开发代号,Wii 成功为电玩界掀起 “Revolution” ,仿如电视遥控的 Wii Remote 更充满无限可能性:配合指向与动感侦测技术,让玩家在游戏中当成球棒、鼓棍、钩鱼杆、武器般挥动或回避,投入感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另外也可安装在枪型、軚盘等模块变成不同形态,不像从前要入手多种遥控。至于 Joy-Con 更加聪明,因为追加了动感 IR 相机镜头,更精准地辨别对象的距离、形状和动作,玩猜拳也沒问题。
Wii U(2012)
一看 NS 的平板设计,根本就是 Wii U 的延续。Wii U 的最大卖点是配备 “Wii U Gamepad” ,它既是一枚内置九轴动态感应的无线遥控,同时又可透过 6.2 寸屏幕操作和显示游戏的地图、角色等资料,更厉害是经镜像技术串流电视的主画面,用意是打破家用机连接电视的传统模式。不过 Wii U 在技术上未算成熟,画面串流功能只限既定范围(不能远离主机),加上护航作品不多、宣传不足下,导致反应平平。任天堂有了经验,今次直接把 NS 的主机功能融合在屏幕,透过 “桌上模式” 正好将灵活概念加以发挥,随时随地延续游戏进度。值得一提,Joy-Con 手把也像 Gamepad 般兼容 Amiibo 玩偶,透过 NFC 技术储存游戏数据和读取额外内容。
Upcoming :
SUPER FAMICOM CLASSIC MINI?
若没有红白机的深入民心,后继机 Super Family Computer(Superfamicom,俗称超任)也不容易跑出来。1990 年推出时,最大印象是那灰色机身和四色按钮手把,原来这样的配搭可以那么新鲜,今天回想 Google 的 Logo 颜色又是否向超任致敬呢(笑)?当然游戏也令玩家留下不少回忆,像一试难忘的《Super Mario Kart》,那种速度感及玩法打破了传统赛车游戏模式;更重要是,超任带领游戏界进入百花齐放的局面,一些规格较小的游戏厂亦有机会上位,还让特别玩法及内容的游戏得以生存。基于那份回忆,所以我们希望任天堂继红白机后,再度推出迷你版超任;事实上任天堂最近也申请了有关超任手把的全新商标,似乎支持 HDMI 输出、又可储存游戏进度的 Super Famicom Classic Mini 指日可待了!
30 BEST SELECTION OF SFC GAMES
粗略计算,超任在 1990 年至 2000 年间大约推出了 1,400 款游戏,既然预计迷你版超任将会面世,编集部也拣选了三十款最希望预载到机身的作品;虽然部份游戏已在不同平台重新推出,但能够在始源的超任主机再度游玩,又是另一番滋味!
《Super Mario World》
因为手机,我们更怀念传统横向滚动条的模式。
《Mother 2》
多谢已故社长岩田聪的作品,充满人情味!
《圣火降魔录 纹章之谜》
将 RPG 与 SLG 两个游戏种类结合一起的经典之作。
《Super Mario Kart》
史上最好玩、最热闹的赛车作品。
《Super Bomberman》
另一款永远不会落伍的多人协力作品。
《Star Fox》
没想到任天堂自家推出的模拟射击游戏,也有这样高水平!
《魂斗罗 Spirits》
红白机的热潮,怎能在超任错过?
《F-Zero》
什么是 3D 效果加速度感?当年就是从此作体会。
《Pilotwings》
飞机、喷射器、滑翔伞,相当过瘾的飞行游戏。
《大盗五右卫门 2》
天马行空与充满幽默感的设定,是其最大特色。
《Rockman X》
要数最好玩的洛克人系列,这个必属首选。
《超魔界村》
即使移植到超任,亦无损作品的超高难度
《Final Fantasy VI》
故事剧情绝对胜过《FinalFantasy XV》
《Chrono Trigger》
穿越时空的 RPG 作品,可说是 Square 时期最佳之作。
《Slam Dunk SD》
Q 版的风格加上篮球元素,最佳之作。
《Final Fight 2》
没有推出街机的作品,却在超任出现,必玩。
《Simcity》
未玩过超任版,不算是《Simcity》的忠实 Fans。
《Super Donkey Kong》
要在超任选出最佳动作游戏的话,这个作品必定上榜。
《Super R-Type》
甚么是高难度的射击游戏?当每次中弹后要重新开始便知道了!
《新热血硬派国雄的挽歌》
乐趣不减的新版硬派, 游玩模式更多变化,Q 版的人物设定也更有趣味。
《Super Metroid》
属当年获玩家高度评价的作品之一。
《Jerry Boy》
与 Mario 相似的横向滚动条游戏,但换上更可爱的 Jerry Boy。
《Mario & Wario》
难得的 Mario 智力游戏,最大吸引是随游戏推出的专用鼠标。
《Wild Guns》
敌人密集式涌现,少点眼界也容易 Gameover。
《Dragon Quest V》
首个登陆超任的国民RPG。
《Tactics Ogre》
皇家骑士团的战略玩法,影响了日后不少的作品。
《Hoshi No KirbySuper Deluxe》
作为合家欢主机,Kirby 正好照顾小童和女生玩家。
《圣剑传说 2》
ARPG 类别的最强经典之作。
《The Legend of Zelda : A Link To The Past》
从红白机走到次世代的超任,这一集的萨尔达可以说为这个游戏系列真正奠定其皇牌大作的地位。除了在画面表现上得以大跃进,进化至更色彩缤纷和细致讨好,流畅的操作感、不输横向打斗游戏的动作性、加上壮大而完整的故事流程及千变万化的迷宫解谜元素,当年不但令一众玩家沉迷不已,更在全世界多本地位崇高的游戏杂志中得到满分的评价,绝对是百玩不厌的顶尖之作。
FROM GAME & WATCH TO iPHONE
除了家用机,手提游戏机也是任天堂另一主要业务,在电玩界足足横跨三十七年。任天堂最早期的手提机可追溯至 1980 年,某日横井军平在地铁看见上班族无聊地把玩计算器解闷,因而获得灵感,决定研发一枚可轻松放入衣服口袋、每部只预载一款游戏的 “Game & Watch” 系列,期间曾推出金/银、Multi-Screen、彩色 Tabletop、双人对打 Micro VS. 等不同型号,甚至衍生大量冒牌货;纵使在九十年代停产,但每隔一段时间又会再次复刻,或以软件形式登陆不同平台,从而可见其江湖地位。
Game & Watch
不过讲到最多人认识, 非 1989 年面世的 Gameboy 莫属。 相比 Game & Watch,Gameboy 在技术上绝对是大跃进,不但提供过千款游戏更换,又可经专用线与朋友对打,加上十多小时的电池续航力,后期又追加拍摄镜头、打印机等有趣配件,当时拥有它就是一种身份象征!撇除后来的 Gameboy Color、Advance、Micro 等后继型号,单是元祖Gameboy 的全球销量已超越 1.2 亿部,纪录直至 2011 年才被 NDS 的 1.5 亿打破。
2004 年,任天堂与 Sony 正面交锋,分别发表次世代手提机 Nintendods(NDS)及 Playstation Portable(PSP)。后者虽拥有大量潜在买家、媲美初代 PS 画质等先天条件,但以创意行先的前者又配备双屏幕、触控笔新鲜元素,再有《Nintendogs》、《Cooking Mama》、《Mariokart DS》等互动性作品护航,成功在电玩界引发新一轮抢购热,维持手提机的领导地位!虽然手机游戏在近年抢走不少手提机玩家,但对任天堂的影响未算严重,因为从 2016 年电玩销售报道显示,3DS 系列在日本地区仍售出了 187 万部,其独占作品《Pokémon Sun & Moon》更凭 324 万的销量登上游戏榜首。
Nintendo DS
世事无绝对,犹记得任天堂在数年前对手机游戏仍持有保守态度,有感免费或廉价***会为电玩界带来负面影响;直到岩田聪去世前促成与 Dena 的合作方案,才正式进军手机市场。立场改变绝对可以理解,因为 NDS 要花数年才可达到 1.5 亿的销售额,可是 Apple iPhone 推出不够十年已破 10 亿大关,而且还未计算 iPad、iPod 用家,硬件数字已差距甚大,这亦解释了任天堂为何会选择在 IOS 平台首发《Super Mario Run》。
再者,现今玩家都是轻量型为主,手机正好是最佳平台让新世代认识 Mario、Pikachu 等经典人物,再吸引他们回归家用或手提机市场。虽然去年自家开发的《Super Mario Run》,以及 Niantic 获授权的《Pokémon Go》,都令公司股价大起大落,但可见任天堂在游戏设计仍保持自己的价值观:《Super Mario Run》是对吃惯免费午餐的玩家一种提示;《Pokémon》就要鼓励我们不要只顾低头看屏幕,还需身体力行四围走,才可全数捕获小精灵。评价不一并无动摇任天堂发展手机游戏的决心,2017 年将有两大皇牌《火焰之纹章》及《动物之森》紧接上场,大家拭目以待吧!
10 NINTENDO SECRETS
陪伴我们长大的任天堂,在长远的品牌历史、无数的主机与游戏中拥有太多太多的有趣秘密与彩蛋,成为朋友们聊天的话题与经典回忆,而这里我们就挑选出了十个你可能不知道的佚事,一起看看吧。
1 / 当年《Donkey Kong》在美国大卖,却引起环球影业的注意,认为任天堂侵犯了电影《King Kong》的版权而作出诉讼。社长山内溥原本打算赔钱了事,但经荒川实与律师研究后,发现任天堂在这场官司仍有胜算。最后法庭裁定原著的大猩猩角色属于公共财产,任何公司在没有授权下仍可使用;再加上游戏名称与《King Kong》有明显出入,故判决环球影业败诉。这件事不但成为美国其中一个著名的商标法案例,又令任天堂在当地更声名大噪。
2 / Sony 在 1988 年原先计划与任天堂合作开发超任专用的 CD-Rom,但到 1992 年后者私下改为联同 Philips 合作,而负责该计划的 Sony 代表久多良木健就向当时的社长大贺典雄提议自行开发游戏主机;首代 Playstation 最终在 1994 年 12 月 3 日面世,也成为 N64 最大竞争对手。去年这部谜之主机曾在香港展出,令传闻得以证实。
3 / 任天堂于 1988 年开始,在北美地区发行以刊登任天堂相关***和游戏攻略的月刊《Nintendo Power》,也是最长寿的电子游戏杂志之一。首期封面人物当然是老大哥 Mario,用来宣传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美版红白机)主打作品《Super Mario Bros. 2》。2012 年与英国出版社 Future 完约后,《Nintendo Power》便宣告停刊。
4 / 很多人都知道《Donkey Kong》里,那位穿着连身工人服的胡须大叔就是 Mario 雏型,但宫本茂与任天堂的原意是把 Game & Watch 的《Popeye》移植到街机,可是最终无法取得版权,情急下才改为现在的模样。
5 /大家会认为卖最好的游戏必定是 Famicom 的《Super Mario Bros.》吧?错了,其实 Wii 的《Wii Sports》才是任天堂最高销量的作品,合共售出超过 8,269 万!
6 / 某位海外 Youtuber 发现了一个关于 Famicom 作品《Mike Tyson Punch Out!!》的秘密。关键是位于观众席左侧第一排的胡子先生,平常他不会有任何举动,但当对上 “Piston Honda” 和 “Bald Bull” 这两位选手时,他会在比赛中突然做出点头的动作,玩家若在这一瞬间使出右拳命中对手的话,就绝对是一击必杀的 KO 拳。
7 /Famicom 的 2P 手把其实加入了收音 Microphone ,但据知当时只有八款游戏用得着,包括《萨尔达传说》、《多啦A梦》、《热血躲避球》、《北野武的挑战状》、《大盗五右卫门 2》、《Star Luster》等。在《热血躲避球》里只要向 Microphone 发声,画面上的国雄君便会回头望大家一眼;《多啦A梦》完成第二关魔境篇后,若是技安成为同伴和向 Microphone 发声,技安便会实时以歌声杀死画面上所有敌人,效果非常有趣!
8 / 业务由纸牌过渡至电玩期间,任天堂在山内溥的带领下进行一连串多元化尝试,当中除了打印机、家庭电器、即食食品和玩具生产,还开办很多人难以想象的时钟宾馆,更组建车费比市面便宜的出租车公司,直至七十年代才踏上游戏软、硬件制作的路途。
9 / 经常用手柄玩游戏的朋友或注意到,控制上下左右的按钮明明做成一个十字是最自然不过,可是有段颇长时间只会在任天堂的机种出现。没错,十字按钮是有专利的,而拥有者就是任天堂!不过,其专利已经在 2005 年到期,于是 Microsoft 随后在 XBOX 360 的手掣中也使用了十字按钮。
10 / 1993 年俄罗斯航天员 Aleksandr A. Serebrov 携带着 Gameboy 和《俄罗斯方块》游戏带执行任务,也令这部传奇玩意成为首部登上太空的电子游戏机,最后在慈善拍卖中以 USHKD1,200 成交。
恭喜你看到这里!!关于 Nintendo 专题的线上放送就暂时到此结束,其实还有许多历史与深度故事尚未揭载,但碍于篇幅关系无法收录,所以如果你想全览並收藏本单元...
题 外 话
_ 线 上 购 买 _
好了,本专题来自第 212 期《MiLK 新潮流》,锁定 MILK_CHINA 微信号,将会有更多杂志内容放送。
不过,现在要告诉你的是,假如你不想每天等我们在微信的转载,又或者想全然饱览本期所有内容的话...
除了跑去报摊购买最新一期《MiLK》,本期杂志也在 MILK CARGO 里面同步发售 啦!没有错,扫描下面二维码或者点击 MILK_CHINA 公众号菜单栏 “M-CARGO” 进入 MILK CARGO 就能在线购买啦!(数量极为有限)不过由于每本杂志均维持以市价 RMB15 发售,所以我们将 不包含邮费,还望谅解。
立即扫码进入 MILK CARGO
购入《MiLK》志
_ 杂 志 订 阅 _
另外,自从开始在线上售卖杂志过后,不少人也来问到底能不能订阅。在这里要说的是,订阅去找邮局啦!想要订阅的朋友请记好,《MiLK 新潮流》为半月刊,每月 1 日、16 日出版(2月上休刊),定价:15 元 / 份,年价 345 元。
订阅方式 1 /
全国各地邮局(营业网点)均可办理订阅;邮发代号:28-399。
订阅方式 2 /
登陆全国邮政报刊订阅网(https://bk.11185.cn/index.do)搜索 邮发代号:28-399 订阅。(点击 “阅读原文” 跳转)咨询电话:010-67196061、67196112、51005833。
图片来源:milkphotography & google
更 多《MiLK》Vol.212 相 关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