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跨境***案件日益增多,给我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危害。近年来,我国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打击跨境***犯罪,通过大数据分析,揭示出跨境***的新动向。本文将从大数据的角度,分析跨境***的特点、手段及防范措施,以期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一、跨境***大数据分析
1. 发案数量逐年上升
据我国公安部数据显示,近年来,跨境***案件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全国共破获跨境***案件3.7万起,涉案金额高达50亿元。2020年,这一数字进一步攀升至5.2万起,涉案金额达到80亿元。
2. 涉案领域广泛
跨境***涉及领域广泛,包括网络购物、金融投资、网络交友、虚假广告等。其中,网络购物***案件占比较高,其次是金融投资***。
3. 犯罪手段多样化
跨境***犯罪手段不断翻新,从传统的电话***、短信***,发展到网络钓鱼、社交工程、木马病毒等。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技术,绕过传统防范手段,实施精准***。
4. 境内外犯罪团伙相互勾结
跨境***犯罪团伙往往境内外勾结,跨国作案。犯罪分子在境外设立***窝点,利用网络技术实施***,然后转移资金至境外,给侦查打击带来很大困难。
二、跨境***的特点
1. 跨境性
跨境***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犯罪分子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跨国作案。
2. 精准性
犯罪分子通过收集个人信息,实施精准***。他们针对不同人群,量身定制***方案。
3. 专业性
跨境***犯罪团伙具有很高的专业化水平,分工明确,协作紧密。
4. 高隐蔽性
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技术,隐藏身份,给侦查打击带来困难。
三、跨境***防范措施
1. 提高防范意识
公众要增强防范意识,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邮件等,谨防上当受骗。
2.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在使用网络购物、金融投资等过程中,要注重个人信息保护,不随意泄露***、***等敏感信息。
3.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跨境***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
4. 利用大数据技术
公安机关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跨境***犯罪规律,提高打击效率。
跨境***犯罪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公害。我们要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加强防范,共同维护网络安全。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跨境***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安全与执法学院.(2020).跨境***犯罪研究[J].公安学刊,4(2),45-50.
[2]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2019).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分析报告[R].北京: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
[3] 中国人民银行.(2020).关于防范跨境网络***的公告[Z].北京:中国人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