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一个位于重庆市西部,紧邻嘉陵江的美丽山城。近年来,大渡口区紧紧围绕“山水之城、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典范。本文将从大渡口区的发展历程、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大渡口区的发展历程
大渡口区始建于1950年,是重庆市最早设立的城市区之一。经过70年的发展,大渡口区已成为一个工业基础雄厚、生态环境优美、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的现代化城区。近年来,大渡口区紧紧围绕“山水之城、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生态建设:打造绿色家园
大渡口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加强污染防治,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二是加大绿化投入,推进城市绿化、园林化、景观化,打造“山水园林城区”;三是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推广节能环保技术,降低建筑能耗。
据《重庆市大渡口区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数据显示,2019年大渡口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6天,同比增长14.3%;地表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优于国家标准。
三、产业发展: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大渡口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一是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三是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打造绿色、高效、安全的农业产业链。
据《重庆市大渡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大渡口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2.6亿元,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
四、民生改善:打造幸福家园
大渡口区始终把民生福祉放在首位,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一是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三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据《重庆市大渡口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大渡口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196元,同比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553元,同比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118元,同比增长8.9%。
大渡口区在“山水之城、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引领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未来,大渡口区将继续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新典范的目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重庆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贡献力量。
引用权威资料:《重庆市大渡口区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重庆市大渡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