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金台拜将后,主动要求东征。这对西周本是一件大好事。为何武王姬发禁绝许?
就在前不久,姬发回痛哭流涕哀求姜子牙放过殷郊,姜子牙与阐教众仙根本不听。当时,燃灯道人与姜子牙就威胁武王姬发,若不睬解顺应定命,即便是武王姬发,也会被上天抛弃。
武王姬发对姜子牙是又敬又畏。敬的是姜子牙为了西周崛起,殚精竭虑,付出许多;畏的是姜子牙背后有弘大的仙家势力,那些仙家视凡人如蝼蚁,挥手即灭杀,根本不是人间帝王可以反抗。

因此,对付姜子牙的奉劝,武王姬发选择以沉默表示抗议。
眼看事情陷入僵局,西岐本土文官领袖散宜生上前禀奏。他三两句话就解开了武王姬发心结,让姬发大为满意,随即批准了姜子牙东征发起。
散宜生到底说了些啥,让武王姬发改变了主张?
散宜生首先表示:“丞相之言乃为国忠谋,大王不可不听。”
对付西周来说,东征朝歌,既是求发展,也是求生存。若不趁着商朝实力弱弱,痛打落水狗,一旦等商朝规复过来,西周的日子一定难过。
何况,姜子牙是啥人?大家都知道姜子牙乃是昆仑山玉虚宫门下。之前几次大战,不但各路仙家都来助战,就连传说中的贤人老子、元始天尊都降临西岐城。这解释什么?这解释谁要阻挡姜子牙行事,谁就会得罪贤人,得罪上天!
散宜生奉劝武王姬发,若不能举兵东征,呼应诸侯,就不能取信于众人。若是众人怪罪我国助桀为虐,反倒为西周引来祸患。何况纣王无道,屡次西征,西周百姓大家痛恨。不如允从丞相见地,会兵孟津。
散宜生话语中的紧张不雅观点险些姜子牙所说千篇一律,都是强调不东征的害处。但是,散宜生在说话上与姜子牙截然不同。
他提出,会兵孟津是为了“陈兵商郊,不雅观政于商,俟其自改”。
也便是说,我们诸侯举兵,不是为了讨伐纣王,不因此臣伐君,而是为了不雅观察商朝的政务,匆匆使纣王改进。如此一来,既可以向君王效忠,也可以向姬昌尽孝。
不得不说,散宜生这番改动堪称精妙,一举办理了武王姬发的担忧。
武王姬发当即表态:“大夫之言是也!
”
然后,散宜生禀奏,若要东征,必须拜丞相为大将军,赐予姜子牙黄钺、白旄,让他能***军政大权。
武王姬揭橥示:“但凭大夫主见!
”
明明散宜生只是在方法上做了些改动,根本不雅观点与姜子牙同等,为何此前姜子牙进言,武王姬发公开反对,此刻散宜生进言,武王姬发急速收受接管,还做出一副欢畅样子容貌?
武王姬发对付天下诸侯的态度并不在意,也不担心东征会失落利。所谓“季孙之忧,在萧墙之内”,武王姬发真正担忧的,是姜子牙专权,是自己沦为傀儡。
东征明明对西周,对武王有百利,姬发偏要鸡蛋里挑骨头。他的目的便是要打压打压姜子牙。同样的话,散宜生说,姬发就听;姜子牙说,姬发就不听。气去世你!
姬发这么做可不单单是和姜子牙怄气,他也是在大力扶持西周本土势力。在姜子牙的丞相府中,阐教神仙势力最大,其次是黄飞虎为首的屈膝降服佩服派武将,反倒是西岐本土势力最弱。这些情形让武王姬发多少有些不安。
姬发的这个反应,也引起了姜子牙的关注。他也算是老谋深算,很快就读懂了姬发的心意。当姬发讯问东征之后,西周政务交托给谁。姜子牙回答,政务交给散宜生,军务交给黄滚(黄飞虎之父)。如此安排,既可以对黄飞虎等屈膝降服佩服派势力有个交代,也可以极大安抚西周本土势力。因大军东征,西周本土根本没有重大军务,西周的实际掌权人,实在便是本土官员代表散宜生。
立时就要开讲孔宣哦。
勘破封神首发微信公众号:秋雨轩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