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夷陵区,地处长江中游,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夷陵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着力打造绿色崛起的生态文明新典范,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新格局
夷陵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夷陵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着力打造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夷陵区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加强长江、清江等主要河流和湖泊的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出三峡”。三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夷陵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文化传承,弘扬生态文明新风尚
夷陵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文化传承,培育绿色生活方式。一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生态文明。夷陵区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传统农耕文化、民间艺术等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二是举办生态文明主题活动,倡导绿色生活。夷陵区定期举办“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主题活动,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三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绿色公民。夷陵区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小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
三、创新驱动,激发生态文明新活力
夷陵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推动生态文明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一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绿色技术。夷陵区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支持绿色技术、环保装备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夷陵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绿色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应用。三是培育绿色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夷陵区依托科技创新,培育了一批绿色产业,如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四、共建共享,构建生态文明新家园
夷陵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夷陵区加大生态环保投入,提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保障生态受益者权益。夷陵区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让生态受益者得到合理补偿。三是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夷陵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引导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宜昌夷陵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夷陵区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努力打造生态文明新典范,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