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杨天真老师作为明星娱乐行业中的一位同仁,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一贯持有相称深刻的洞见。
前两天,杨老师在公开场合接管了采访,作为壹心娱乐的掌门人以及带领团队让董洁老师在小红书上爆红跻身“红书顶流”,谈及她对董洁在小红书意外走红的意见。
她得出的结论相称大略——

董洁的走红,没有任何固定的方法论可言。杨天真唯一可以确定的便是:团队成员做好了自己该当做的事。
这险些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大呼意外,对付一个征象级平台顶流背后商务运营团队的总卖力人,居然会说“顶流”的成功没有方法论可循?
要知道——
且不说是这种顶流背后的运营操盘手,就算很多没有运营过网红(且不要说顶流级网红)的很多“专家”,但凡看到某个平台最近出了哪个网红爆火了,他们险些就能在一夜之间,把这个网红成功的方法论,给你总结的条理分明,信誓旦旦,振振有词,其肯定、自傲、断交的语气,不容一丝让人疑惑的神采。
比如,于文亮爆火之后,会有一堆专家出来畅谈爆火的缘故原由和方法论,比如,谈普通人跑步进入抖音的机会来了,普通人依赖短视频逆袭的机会到了——
以及闻神最近爆火了,那么,他能火的缘故原由便是由于闻神代表了普通工薪阶层,代表了普通人——
(二)
早在12月初,我便专门在【PR人】的视频号上揭橥了一些不雅观点:通过比拟先前上传到不同账号、不同平台上同一主题的视频,我们有以下创造:
先拿一位明星业务部的同事所做的视频举例(实在还有更多例子,篇幅关系,不赘述),它在视频号上的播放数据相称惨淡:仅有6次不雅观看;反不雅观在抖音,却一举拿到了6000+的播放数据,不管是完播率、2秒跳出率还是5秒跳出率,都十分出色。
以是,结论一:
短视频在某个平台的数据不好,不代表内容不好,大概,只是内容在发布的韶光节点不适配该平台内容推举的机制,因此,流量不好。
类似的情形也涌如今我们所制作的另一条有关董明珠与孟羽童的视频上。大家可以看到,同样的内容与主题,换了两种不同的形式(对话与口播)、通过不同的账号发布,便会呈现出一副截然不同的景象。总体而言,口播的阅读量与数据要赶过对话一大截,个中一期视频乃至跑出了42.1w+的流量。
以下是数据表现:
以是,结论二:
同样的内容,纵然在同样的平台,发布的账号近似,发布的韶光近似,同样跑出来的数据会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孟羽童”一期内容,基本都是粉丝在几百的矩阵号内,16:13发布的号,阅读终极2500+,16:16在另一个号发布的,阅读终极42W+,而16:44发布的,终极阅读数是400+,而在15:00~16:00发布的几个号,一个400+,一个300+,一个4000+,一个3900+,为什么一个号能跑出42w,其他只能几千或几百,韶光粉丝,包括账号的运营,无任何规律可言)数据不好的短视频,不一定是内容不适配平台规则的“精良”。
顺着两次短视频投放的数据不雅观察,我们还想说的是——平台会对短视频的制作运营出一定的解释及导向,以及伴随平台短视频运营的多少组织、个人也会对平台规则和流量运营的门道有一定的揣摩和辅导,但是,互联网平台运营的规则永久有一条——平台流量运营的规则总有一定比例的黑匣子,不能公开,也不可能被平台以外的任何个人或组织洞悉。
类似于PC时期的搜索引擎,有大量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基于搜索引擎流量分发的运营门道并由此产生了一个不小的家当和行业——SEO,但纵然其间的高手水平再高,也永久无法洞悉规则的全部。
实在,个人揣测,本身流量规则的出台,很有可能有一部分流量的分发便是“随机”事理,犹如“坚若磐石”中于和伟扮演的黑社会老大,每晚入住房间,十几张房卡随机选,详细住哪间连他自己事先都不知。
这样,对外界保持一定的神秘和不可预知性,是平台掩护威信(无人可以预言其规则,进而就无法挑剔其规则)和商业收益(无人可以完备洞悉其规则)的大杀器,平台因此也可以在运营亿万用户的同时,也才能够担保平台利益最大化。(否则,试想哪个组织或个人节制了google、百度、抖音的流量法则,那么,平台的收益将很快被家当链瓜分和蚕食。)
(三)
上周四,我们在【PR人】的视频号上发布了一条反讽短剧《“闻神”爆火记》,作品本身也小爆了一下,如下——
相信各位能看明白——短剧中谈到的大V们没故意识到,闻神、于文亮的爆火,不过是大数之下的一则小概率事宜罢了。那条笔直、一条路就能走到底的“成功大道”,并不存在。
以是,相较于毫无操盘履历的大V将一个类似“闻神”这样的顶流成功方法总结的条理分明,有模有样,而一手陪伴董洁在小红书成为顶流的杨天真——“没有确定方法”的结论就显得更加名贵。
如果非要在闻神这样的无确定爆红方法中找出一个确定性,也有,那便是闻神的打造成功,平台会是最大的受益方,上亿的人看到了他们的视频,怀揣着自己也能“火”的这份憧憬,纷纭带上手机、相机跑步入场,加入了赛道,从而为抖音贡献了巨量的数据与弘大的流量。届时,不论是短视频创作者、还是不雅观众的数量,都会呈现出极大的上升。
末了,末了再多说一句,抖音以及其他平台上爆火的那些“专业大V”们,通过平台向粉丝表达自己对某些行业的洞察之时,请慎重,慎重,再慎重!
面对闻神、于文亮等素人的爆火,立时就得出结论:2024年是普通人入局短视频末了也是最大的机会。引发更多普通人的热血与激情: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可能也就怀着满腔激情亲切与憧憬,拿上手机就冲进短视频的赛道,在这个行业里一干便是一年乃至数年,万千延误的青春,以及为之付出的沉重本钱,伴随抖音等平台已经极其内卷的列车,碾落尘泥,无一丝回响,就真的是罪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