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拼多多为防止APP被卸载,创建桌面小部件(和软件图标一模一样),并删除自己的图标
如果一家企业,用这种非常规甚至带有“流氓”性质的手段,来捆绑裹挟消费者,费尽心思留住消费者,那么说明这家企业已经心虚了,只会适得其反、徒增厌恶。
先说说老刘最近遇到的情况:
大家都知道,正所谓“我的手机我做主”,除了系统自带的少部分预装软件,我们很难随意卸载之外,其他软件装卸自由,想下载就下载、想卸载就卸载,完全没有阻力。

如果我们卸载了某款软件,那么图标就从手机桌面上消失了,软件包和历史数据也可以选择彻底清除,更重要的是不会再收到消息推送。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发一条砍价链接,抹不开面子,老刘再次下载了删除已久的某多多,砍完价之后就卸载了,这也是之前老刘每次帮朋友砍完价、拼完团之后的常规操作。
但这次却有点意外,此后的几天,我时常收到某多多推送的“优惠信息”,这就很奇怪了,明明卸载了,怎么还能推送信息呢?这种操作简直非常“诡异”。
我捣鼓了半天发现,之前的卸载好像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软件看上去卸载了,但是桌面上多了一个“桌面小部件”,桌面小部件可以删除,但还是会推送消息,只要一点开消息,小部件又重新出现在桌面上,如此反复,像“狗皮膏药”一样牢牢的贴在了桌面上。
我本身手机玩得溜,最后到应用中心经过一系列尝试才算是正式卸载了。如果是老年人,恐怕穷尽办法也无法卸载了,算是完全被贴住了。
多多,你为什么会如此“粘人”?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家较为成熟的头部网购平台,以低廉的价格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消费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利益,价格低廉、拼团购买、各种优惠活动,不少消费者从中受益,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但即便能给消费者带来再大的实惠和好处,选择也是相互的吧?到底我的手机是我做主,还是你做主?
明白开发者的良苦用心,不就是想用这种方式不错过优惠吗?但有没有想过,其实这是用一种“流氓”的方式来裹挟捆绑消费者,不道德,又是不自信的表现。
一个好的软件、一个成熟的软件、一个对机主有用的软件,它们在机主心里是有分量的,即便手机内存不足,这些软件我也绝对不会轻易卸载,毕竟对我的工作、生活有帮助。
说白了,一个软件想留住用户,应当给用户带来价值、应当用优质的服务和足够的价值让用户“主动”留下来,而不是通过这种小伎俩来被动的留住用户。
被动留下来的用户对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利好呢?徒增大家对你的反感罢了。
不得不说负责软件开发和维护的程序人员,其“技术”绝对到位,应该是利用了安卓系统本身存在的“漏洞”添加了难以轻易清除的系统小部件。但是,一家自信的企业,程序人员的精力不是应该放在软件维护和优化升级之上吗?怎么就偏离了正轨,把心思都用在这种“小伎俩”上了呢?本质上还是不够自信。
还是做好产品和服务吧,1个主动留下的用户强过10个被动留下的用户,相信从业者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吧?
小到一个手机软件,大到一家企业,信誉和品牌最重要,不要通过这种方式砸了自己的招牌才后知后觉、后悔莫及。
用户如何“反击”?
这种强制增加用户粘性的行为不道德,甚至有悖工信部的相关规定:2016年12月的时候,工信部曾经下发过《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中>明白strong>“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预装的第三方应用必须可以卸载”。就连手机的“预装软件”都要求可以卸载了,你一个非预装软件又凭什么设置重重卸载阻力呢?
不堪其扰的用户可以尝试向工信部举报,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平台”进行投诉,会得到一个说法的。
此外,依照我的个人经验,倘若需要在该平台上购物,又没有心思在下载和卸载上与平台“斗智斗勇”,可以尝试使用平台的小程序进行购物,实践证明小程序不会“打扰用户”,省下了很多精力。
写在最后:
一家企业想要“做大做强”,想要在消费者中的分量不断地提升,最终还是要通过服务或产品的,靠小伎俩、小聪明来提升粘性是走不远的,之后徒增用户的反感,最终对品牌发展毫无益处。
这个道理越早明白越好,希望尽快做出整改吧,毕竟用户、消费者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网购平台那么多,这不是把消费者往别家平台推吗?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这就是耍流氓了,还不讲武德。大家试想一下这样的情况:家里来了客人,不单是睡你主卧,随后把你家里房产证的名字改成他自己的名字,可气的是你还蒙在鼓里。
虽然很多人在用PDD,在里面也会买到便宜的东西,但它这样的做法,我是很反感的,甚至强烈抵制。受大众欢迎的app及其公司就应该大气,好的app粘性极强,受众都喜欢还离不开,形成使用习惯。
希望能有相关部门管管这样的公司,虽然公众大不了用脚投票远离这类app,但任其肆无忌惮的修改规则,我就想说:“还有王法吗!”
我认识的人当中基本上都是卸载了又重装,如此反复循环,感觉有点捆绑裹挟,总会有朋友尝到一点甜头后就到处发链接!包括我自己也这样弄过,但是结局都是大家都知道的那样,拼多多最终还是失去了我们[大笑]!手段过于极端,终不得人心啊!
不知道这个公司到底后台有多强大,各种违规的事在他身上随意做。
最开始的推广,拉亲友砍一刀,尤其是拉新用户,这种行为虽说可耻,但是也值得原谅,毕竟是拓展新用户最佳渠道。
再说虚假宣传,比如说砍一刀还差百分之零点零几就能成功,然后拉个几百人也不一定砍得成。
可怕的弹窗,谁谁又给你发红包了?你有多少多少钱可以领?点进去欺骗你下单就可以返还,下了一单又骗你三单,下了三单又骗你再三单。
想要退出,结果关掉一个窗口,又弹出来三个窗口。
这跟我以前用电脑,看到的最顽固的病毒都差不多。
这种行为放在其他平台早就被罚款几百次了,但是拼多多好像安然无恙。
真的,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无耻的行为,平台确实为很多厂家提供了渠道,也确实让利给了消费者。
但是你的行为能不能高尚一点?能不能不要整这些弹窗?别整这些骗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