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家庭妇男,我创造了赢利的机会。两年前,我在湖北武汉,过着普通上班族的生活。平时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放工后我最喜好推动手推车逛超市,然后回家做饭,成为了一个范例的家庭妇男。
但是,不久前,我溘然把稳得手推车的把手发生了一些变革。在过去,手推车的把手上挂满了各种广告,无论是正面还是两侧。然而,来到重庆事情后,我创造超市的手推车上却一片光秃秃。
这个创造让我溘然意识到:完备可以将武汉的方法搬到重庆!
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个机会。我把握住了这个想法,不仅跳出了普通上班族的生活,每月乃至有了大约60万元的收入。

现在,我不再只是一个范例的家庭妇男,而是一个能够创造赢利机会的个体。
逛超市逛出个金矿
最初在武汉创造超市手推车广告后,我不禁感叹:现如今的广告无处不在!
一年前,我来到了重庆,尽监工作发生了变革,但我的兴趣一贯保持不变,我仍旧喜好一个人逐步逛超市。逛了几天重庆的超市后,我创造超市手推车上面特殊“清爽”,居然没有广告。
当时我就想:重庆的超市手推车广告市场可能仍处于空缺状态。创造这个信息后,我开始走遍重庆主城区的各大超市。一家没有,两家没有,所有的超市都没有。这时我非常愉快,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机会。
但提及来有些风趣,虽然我创造了这个机会,但我并没有实际经营的履历。该怎么办呢?当时我感到很抵牾,一方面害怕市场被别人抢先,另一方面自己却没有能力来经营。终极,我下定决心,决定立即前往其他城市学习。
回武汉打探商机情报
当时我有一个大略的想法,既然武汉市场已经成熟,我可以学习那边广告公司的做法,然后直接搬到重庆来,这样可以最快地抢占重庆市场。
回到武汉后,我通过打探逐步地搞懂了个中的道理。实在,全体操作并不繁芜,单个手推车不是媒体,但几百几千部手推车所形成的网络便是媒体。一个超市便是一个发卖某类商品的市场,产品陈设本身便是传播商品信息的渠道。这里的消费群体多具有一定的购买力,紧张是20~35岁的年轻人和一些有固定收入的中老年人,而这一群体恰好与品牌客户目标消费人群相匹配。在大型超市手推车上加上广告框,实际上便是做一个流动广告。
超市客流量大,购物车作为超市购物的赞助工具,每天都会与大量消费者打仗,无论是谁,都可以轻易看到上面的广告。与车载广告等“途中媒体”比较,手推车广告的诉求更直接,命中率更高。根据广告市场的一份调查显示,40%的受调查者表示关注过手推车上的广告,表明这种广告办法并不让人反感。
让300多家超市成为广告载体
经由重新稽核市场后,2009年5月,我回到重庆注册了一家广告传媒公司。随后,我开始采取其他城市已经成熟的模式来运作。
首先,我与超市签订了互助协议。最初,我选择了间隔公司最近的重客隆超市永川店。当我走进超市的大门时,我心里非常紧张,由于虽然我对付与超市互助有理论知识,但缺少实际操作履历。只管在门口徘徊了两步,但我鼓起勇气,以为既然来了就必须捉住这个机会。出乎猜想地,与超市方的打仗过程十分顺利。在我向他们展示了其他城市的履行方案和成果后,超市卖力人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轻松赢利的机会。我们当场确定了互助操持。
在协议中,我们约定广告公司可以利用超市手推车的正面扶手位置和车身两侧,张贴与车身大小符合的产品形象广告,并给超市一定的收益分成。
成功搞定第一家超市后,与其他超市的会谈变得随意马虎得多。在一个月内,南坪的重百、新世纪、重客隆和好又多相继与我签订了协议。此后,我以南坪为出发点,向其他区域扩展。到现在,已经有300多家超市与我签订了互助协议。
月入60万电影院也来了
最开始,我紧张是探求那些已经在超市霸占一定市场份额的品牌作为广告客户,比如统一、康师傅、王老吉和五粮液等。然而,起初广告客户并不能理解,他们认为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常日只关注货架上的商品,对付购物车上贴着的广告并不感兴趣,以是购买广告位的潜在客户可能并不多。为了说服客户,我采取了大量其他地区的数据,例如引用了北京和上海的统计数据。根据发布韶光为三个月的某个大型超市的数据统计,广告投放能够达到200万人次的不雅观看量。与其他形式的广告比较,手推车广告所需支付的用度要少至少5倍以上。
目前,我的每月经营收入约为60万元旁边,并且市场还在不断扩大中。尤其是户外广告大面积拆除刺激了手推车广告的业务量的大幅增长。不仅如此,超市以外的客户也开始关注手推车广告市场,例如万达电影院已经与我签订了广告投放条约。
然而,随着市场的扩大,竞争对手也开始呈现。最近,我收到称不久之后一家西安的广告公司也将进入重庆市场。根据我的履历不雅观察,生活中时候都存在着大量赢利的机会,取决于你是否做好了准备,纵然是照搬照抄别人的方法也能赢利。
案例点评
对付那些创意经济和新媒体形态起步较早的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和武汉,其他地区的干系家当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在这样的阶段创造能够长久生存的商机,最大略有效的办法便是模拟成功的案例。然而,模拟也须要讲究方法。它并不仅仅是大略地模拟商业模式的外在表现,而是要深入地理解致使成功的关键要素,并结合当地市场的特点来进行开拓,以免陷入东施效颦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