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盛行打马球,但由于人多马少,同时还兼顾女子柔弱的体征,于是在打马球根本上又分解出一种运动危险系数相对较低、徒步持杖打球的游戏方法,即为“步打球”。这种步打球受到不善骑马的宫女们的欢迎。
唐王建在其《宫词》中云:“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膜拜,上棚先谢得头筹。”便描述了寒食节唐朝宫女们玩“步打”的环境;而在宋代宫廷礼乐中,“又有步击者,乘驴骡击者,季候供奉者朋戏以为乐云”,可见宋代“步击”是宫廷礼乐中一项热门节目。到1282年,有了关于捶丸(步打)的详尽规则方法的专著《丸经》问世,捶丸自此成为步打的新名称。
根据《丸经》记载:捶丸是在空空地上画一球基,离球基七步至百步做一定数目的球窝,旁树彩旗,用棒从球基击球入窝,以用棒数少或得穴数多的一方为胜者。从所记园地、运动用品、竞争人数、竞赛办法、裁判规则等方面来看,与当代的高尔夫球很相似。
